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来源:承德市科学技术局2020-11-23 15:12浏览次数:

本网讯 (记者孙美娟)近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发布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个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波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基层防控、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协同增效,有力地支持了全国以及世界的疫情防控工作。此外,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认为,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将在不同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其自身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丁元竹提出,我们要把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快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长期跟踪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规律,形成一系列能够客观记录、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时性、标杆性研究报告,为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表示,要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此同时,要落实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对社会团体基金会的监管,发挥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的成立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全面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研究探索、开拓创新是高校的使命和任务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社会组织蓝皮书》主编黄晓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截至2019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为86.63万个,比2018年增长了4.89万个,增速为5.98%。2019年,全国社会组织总量位居前5的省份分别是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直辖市中,重庆市社会组织数量最多,其次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我国社会组织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不同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发布了《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经验,同时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慈善组织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特征进行分类阐述。报告认为,未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新型政社关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我国社会组织应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国际权威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在国际领域上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形象。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