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承德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9〕46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9月3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36条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建设。
《政策措施》共包括七个方面36条政策措施。
一是科技创新、智力支持方面。重点探索科技与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新机制,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参与创新示范区建设,设置了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力推进重点园区创新发展,鼓励高层次人才(团队)到承创业发展,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兼薪,支持驻市高等院校高水平发展等5个条款。
二是财政金融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鼓励和引导加大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科技投入,设置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2个条款。
三是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为全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设置了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加快提升水利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城乡环境空气质量,全力建设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力推进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全力推进生活污水垃圾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7个条款。
四是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方面。聚焦我市“3+3”主导产业及县域“1+2”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体系由初级化、简单化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变,设置了推动文化旅游医疗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加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全力支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支持发展外向型经济等8个条款。
五是扶贫、乡村振兴方面。为进一步巩固精准扶贫脱贫成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设置了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造“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5个条款。
六是城乡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方面。为补齐发展短板,提高旅游城市承载能力和市民基本生活保障服务水平,设置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等6个条款。
七是推进机制方面。为建立健全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设置了构建与创新示范区发展相适应的推进机制,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等3个条款。
建设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务实举措。创新示范区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实践经验。《政策措施》从承德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破解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和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等瓶颈问题,深度挖掘整合省市有关部门政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重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引进与激励、绿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探索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绿色产业发展以及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培育打造可持续发展典型样板,对于推动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典型样板和模式,向世界讲好可持续发展的承德故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