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发现宇宙膨胀速度超预期
来源:科技日报2016-06-06 10:41浏览次数:

科技日报北京63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消息,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分别超过预期的5%9%。他们表示,这一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揭开笼罩在暗能量、暗物质及暗辐射头上的面纱

在最新研究中,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的亚当·里斯领导的科研团队,对包含造父变星和Ia型超新星的星系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解释称,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即亮度变化一周的时间)与光度存在对应关系,可用于测量星际和星系际距离;而Ia型超新星被认为是宇宙的标准烛光,也可用于测量遥远宇宙天体的距离,并由此得出宇宙膨胀的速率。

科学家们通过测量19个星系里的大约2400颗造父变星,并比较这两种天体的观测亮度,精确测量并计算出了其真实亮度和到遥远星系内约300Ia型超新星的距离;再将数值与通过测量远离星系发出的光的拉伸而得出的宇宙膨胀速度进行比较,并使用这两个值计算出了宇宙膨胀速度(哈勃常数):73.2千米//百万秒差距,误差仅为2.4%。研究结果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但最新值与其他研究得出的预测值并不十分吻合:NASA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欧洲空间局(ESA)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对大爆炸余晖进行测量预测出的哈勃常数分别比这一值小5%9%

科学家认为,宇宙膨胀速度比预测快,或许是暗能量作祟,它们以更大的力让星系彼此远离;另一个幕后推手可能是宇宙形成初期包含的一种速度接近光速的新亚原子粒子,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暗辐射能量或让宇宙加速膨胀。

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意味着,暗物质可能拥有更怪异的性格;陈学雷则认为,也许天文学理论上还有一些因素未被人们考虑进去。